共绘发展蓝图再创美好明天
5月27日上午,黎城代表团举行分团会议,继续对政府报告进行认真审议。郜双庆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实事求是、全面深刻,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很强,是一个求真务实、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的好报告。讲成绩客观实在,讲发展目标宏伟,催人奋进。整个报告极富感染力,让人听后倍感兴奋、倍受鼓舞。近几年,黎城新上了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中国硅都的多晶硅、铸锭切片、金太阳示范工程三大项目都将开工建设,粉末冶金深加工、浮法玻璃、蓝天燃气等新型产业进展顺利。世界红山我们重点是依托全国品质一流的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太行红山景区建设,四条连接线和景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完成。宜居古城我们重点推进黎侯古城项目,吸收三晋建筑文化精髓,建设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5A级景区。农业项目上我们要着力打造原生态精品农业基地县,今年先期建设20个村5000亩原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同步推进三元煤业黎城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禾嘉农业项目。建议将黎城太行红山景区项目、黎侯古城项目和吴家庄水库项目补充到政府工作报告中。郝献民代表说,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具体、立意高远,是一个高屋建瓴、催人奋进的好报告。结合黎城打造中国硅都、世界红山、宜居古城的发展战略,我们一要加快工业新型化步伐,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另一方面加快现有项目建设进度,只争朝夕,尽早投产达效。二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推进“5158”十大农民增收工程。“五个一”即十二五末,全县农民达到人均1亩核桃树、户均1亩设施蔬菜、户均1名务工人员、建成1个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1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五个八”即十二五末,原生态农业村达到80个、规模健康养殖小区达到8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00家、农副产品营销加工企业达到80家、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亿元。今年开工建设全省首家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实现农户与超市、农户与餐桌的对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三要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步伐。充分挖掘古黎文化内涵,重点进行黎侯古城建设、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致力建设特色化、多样化、民族化的宜居古城。杨和贵代表说,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自始至终贯穿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和主线,全面体现了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是一个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县的工作思路符合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合黎城实际。当前,全国经济形势比较严峻,我们要紧紧抓住省市保增长、扩内需的机遇,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二要创优发展环境。以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行政审批、用地、资源配置等问题。三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益。赖火勇、申金喜、张效宇代表说,符合当地实际的大项目是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黎城县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凝心聚气,拓宽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我们一定加快进度,让新项目尽早开工投产,传统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尽快转型。王怀颖代表(列席)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建议市政府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禁止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通过一定的政策和制度支持,鼓励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实施师资互通的工作机制,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彻底解决“择校热”问题。杨润梅代表(列席)说,黎侯古城项目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项目,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尽可能将山西的建筑风格、建筑元素融入其中,如砖雕、木雕、斗拱等,将黎城以及长治周边地区的民俗文化体现出来。李乃伶代表说,要加大对基层医院、农村医院的支持力度,督导和支持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避免一有小病就进市区、进大医院,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王寸平、刘俊苏代表说,农民收入上不去,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乃至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发展壮大特色农业,规划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大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地就近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来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大以工补农、以企补农的力度,扶持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