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跃入中部城市20强
主要经济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6年达到27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在中部六省88个地级市的排名由现在的30位进入前20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力争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2016年达到5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4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5万元左右。
转型发展形成新格局,构建长治现代产业体系
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传统产业循环率达到45%以上。培育壮大光电子、太阳能光伏、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中西制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快速提升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上党城镇群建设创造新范式,打造全省一流城镇群
按照“一核双圈”的城镇空间布局,加快上党城镇群建设,形成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6个县市为内圈,其他5个县为外圈的城镇化体系。搞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用三到五年时间,把上党新区打造成高端产业、特色文化、现代生活、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建设一批10万人以上大县城、万人以上大集镇和3000人以上中心村,确保城镇化率每年增长2至3个百分点,2016年达到60%以上。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城市公共优质服务资源的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同步发展、资源共享。
社会文明展现新面貌,和谐长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升,人民群众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明显提高。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文化强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大对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4%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2%提高到2.4%以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全面完成全国第一个本质安全型城市的创建任务。
先行先试闯出新局面,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用足用活综改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大胆探索、敢行敢试、会行会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强化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大院校的合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深化改革,在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