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内容

挑重担·踏实干·见实效

2013-06-09 00:00:00

  李建鸣:勇挑重担真抓实干
  作为投资主管和协调部门,市发改委主任李建鸣代表深感肩上的重任。“发改系统要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着力在推进项目建设、转型综改先行先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及改善社会民生等七个方面,勇挑重担、狠抓落实,力求取得新突破。”李建鸣表示。
  去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速度不够快、产业结构不够优、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机遇与挑战并存。”李建鸣分析道,“就我市而言,既是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级,这一双重身份为我们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乘势而上。”
  李建鸣进一步表示,在项目建设上,要按照项目推进“六位一体”的要求,强化要素保障,全力形成全市“高端引领、梯队推进、集群发展、方阵管理、良性发展”的项目建设新格局。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落实好转型综改《实施方案》及《行动计划》,重点在行政审批、户籍管理、用地管理、金融创新及“五规合一”规划编制协调机制等方面深入开展重大改革,着力抓好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等10个重大事项,以及大力实施30个标杆项目。
  李兵芳: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争当排头
  “市委书记马天荣在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上把紫团列为全市10大旗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市长席小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把紫团列为全市要培育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山西紫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兵芳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了自豪和信心。
  紫团公司创业13年来,已成为拥有三个“国字号”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位居全国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第5名,山西省特色农业战略支撑项目第一梯队。近两年来,该公司紧紧抓住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需求,倾力打造中国杂粮菌菇工业化 “大厨房”,在产业延伸、规模扩张、品牌塑造、实力提升上迈出了新步伐。李兵芳说:“压力动力同在,机遇挑战并存。紫团发展的经验就是创新经营、先行先试。这仍是我们以后发展的准则。”
  李兵芳表示,代市长席小军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毫不松懈地促进“三农”工作,作为一家农业企业,我们一是要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大力推广“一县一业”紫团模式,继续推进从“千棚十区”到“百村万棚”食用菌产业工程建设,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打造华北第一食用菌生产和加工基地。二是要通过项目建设,向社会不断提供就业岗位,并辐射带动全省一市九县农户从事杂粮和果蔬种植与加工,形成“规模化、方便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发展格局,在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争当排头,为全市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板块带好头。
  
  牛扎根:全力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现实路径在哪里?长治县振兴新区党委书记牛扎根代表认为,鼓励农民向县城和小城镇集聚,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不失为可行之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攻坚克难推动城镇化建设。”牛扎根说,“要在短期内把大量农民集中到大中城市,这不可能,也不现实,‘就地城镇化’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引擎。”
  牛扎根认为,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农民进城”仅仅是一种表象。“就地城镇化”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也有利于农民适应新环境,同时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防治“城市病”。
  牛扎根建议政府将“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点单位列入市级“示范小城镇”,在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培育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其成为有机、绿色、健康、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同时,建议市政府总结我市各县市区 “农村就地城镇化”建设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推广。并成立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领导小组,针对性地制定出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实施“就地城镇化”后期管理体制,明确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强责任落实。     
  张理中:文化旅游发展要发挥品牌效应
  “代市长席小军的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剖析问题准确全面,谋求发展思路清晰,展示魄力。可以说是一个思路清晰、目标宏伟的报告,是一个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报告,令人鼓舞,信心倍增。尤其是提出要打造休闲旅游度假产业集聚区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商、宜学‘五宜’长治的宏伟目标,为我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东明集团董事长张理中代表在谈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要打造文化旅游这一新兴产业板块,张理中认为,在旅游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关键要做好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张理中说,文化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发展成为了商业产业,无论是酒店业还是旅游区都可以说是其产品。那么是商业产品就要遵循商业规律,打造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才能真正产生影响力和美誉度。谈及今后的发展,张理中说,东明也将再一次抢抓机遇,围绕转型发展这条主线,不断深挖潜力,抢占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拓宽经营思路,不断加快企业多元发展的步伐,争取在酒店管理上有新提升,在项目建设上有新拓展,完善“宜游”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将东明国际大酒店打造成为展示长治靓丽形象的酒店服务行业的“第一品牌”和“全新标杆”。

主办单位:长治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版权所有:长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晋ICP备13008047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