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长治“两会”是在中央号召转变作风、厉行节约的背景下召开的。去年年底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市的各项落实措施,在全市营造出勤奋肯干、厉行节约的良好氛围,机关作风、会议会风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变化,但“两会”作为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最重要的全市性会议,会风如何仍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会风上的变化仍令人关注。
会场简朴大方
会场不摆鲜花、不铺红毯,饭菜简单,取消警车开道和减少交通管制对社会交通的影响,压缩会议材料文件的印刷和发放等等。这次“两会”除内容值得期待外,会风的变化实实在在,让人耳目一新。
6月6日上午8时,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一小时。潞州剧院门前与往日无异,没有彩球高悬,没有礼仪军乐,没有武警站岗,更没有交通管制,急驰而过的汽车伴着人们匆忙的脚步。“要在往年,这会儿所有的机动车就要绕道而行了,起码要两三个小时。”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入住在长治宾馆的代表陆续步行前往会场,住在稍远东明国际大酒店的代表则分乘几辆大巴车与社会车辆并行,没有警车开道。“这样走速度并没有减慢,没有感到拥堵,很正常也很正点。”来自黎城县的一位代表说。
步入会场,除“长治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实施‘五五’战略 加快转型跨越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横幅外,没有花团锦簇,没有红毯铺地。“简朴、大方、清新,会场显得宽敞了,还消除了人的紧张感,拉近了与代表的距离。”一位年年报道“两会”的媒体记者说。
报告求短求精求实
“这个一家媒体一份,这个十人五份或三人两份。”“能否多给两份,我们要做摘要、做解读。”“不好意思,没有多余的了。”“那我们相互传看吧。”
向来视会议材料文件如宝的媒体记者,对大会的“惜纸如金”无奈中透着欣喜。“会风就在这些细节中变化着。”领取大会材料文件的媒体记者找到了新闻亮点。“今年大会材料文件的印刷份数较以往减少了33%。”大会宣传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材料文件份数减少了,内容又如何呢?
6月6日下午,各代表团在驻地分会场对政府、计划、预算报告及选举办法草案展开热烈审议。同样不摆鲜花、不铺红毯,一杯清茶、一支笔、一个本、3份报告,代表们认真倾听,踊跃发言。“席小军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短、精、实,是历年来文字最短但内容最实的一个报告。”已连续两次当选市人大代表的潞城市疾控中心高级护师牛田霞向记者谈到今年参会的新感受。
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约13000字,通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谋划工作可以说落实到了行业、企业,目标任务明确清晰。尤其是30多个名词解释,使报告更加容易被代表深入理解。
审议直白激烈
“董书记,我们企业现在确实有许多困难……”“就目前来看煤炭销售形势还是好的……”6月6日下午,在壶关县代表团,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董岩与常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孝颇为 “激烈”地交谈。其他代表也不时地插话加入进来发表看法。董岩认真记录、认真作答。气氛活跃而热烈。
“有话直说”,这是记者此次参与“两会”报道注意到的又一个细节。
与以往审议时不同,一些来自基层的代表发言时总要加上“尊敬的×××领导”、“在乡、县各级各单位领导关怀支持下”等等的字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就项目建设提两点看法”、“我认为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扶贫移民要切实帮扶在实处”、“安全生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
“少了繁文缛节,大家直抒己见,说问题、说愿望的时间多了,发言的次数多了,气氛也更活跃了,作为主持人也不用掐着时间让代表发言了。”屯留县代表团团长、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建中说。
基层的呼声原汁原味地带到会场,真话、实话更多了,这样的“两会”必将是务实的会、高效的会、全市人民满意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