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目标”共谋转型发展
3月28日下午,黎城代表团全体代表及列席人员对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进行认真审议。审议中,代表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石建旺代表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务实、简短、涉及面广。从安排部署上看,调门不高、要求不多,却都是具体的项目和工作,非常接地气,符合长治实际,紧扣长治发展主题。结合黎城县实际,我认为要在做大做强项目产业链、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项目发展开发上下功夫。打好新能源和旅游产业两张牌,助推黎城经济转型发展。黎城县要发挥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创优环境上,市县两级要形成合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创优环境,为打造山区田园综合体标杆县、能源革命东出太行桥头堡、中太行旅游产业度假区做出新的更大成绩。
高玉飞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从经济运行、供给侧改革、“三农”工作、脱贫攻坚等七个方面总结了2017年工作。特别是成为全国首批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入选全市域国家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扎实推进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18个重点旅游景区实现管理权、经营权、“两权分离”,成功创建中药材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改革创新成效实实在在。新建市政道路、改造各类管网、扩大集中供热面积、“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建设207、208、309国道过境段环线,严格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2+26”联防联控,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项目,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满。2018年九个方面的安排全面系统、重点突出,紧扣中央和省委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长治的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工作连续性。特别是抓住开发区建设这个综改龙头,推进项目建设;抓住中药材种植、光伏工程、异地搬迁、低保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等措施有序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抓住主城区路网改造、国道改线、太行湿地、高铁等项目推进城市建设上台阶;抓住中太行旅游板块规划建设,推进转型和新的支柱产业形成,都非常符合长治实际,鼓舞人心。建议:一是要抓住环太行旅游发展规划最佳时期,发挥长治资源、区位、文化优势,打造好大美太行、全域旅游目的地。二是发展好山区乡村连翘种植,发挥其药用、观赏价值和农民增收效益,坚持上规模、打品牌,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基础。三是在城市道路改扩建时,尽快研究,攻关打通北环东路、延安北路、保宁门街改造等控制性工程,为高铁开通后市区北部发展打开空间。
牛玉书代表说,报告实在、细致,对每一项工作不但有方向性要求,更有具体要求。比如,在教育方面,专门对高考提出“一年有改观、两年有成效、三年大提升”的具体要求。实事求是地说,我市的教育在全省排名靠后,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教师缺编严重;二是学校建设标准不高;三是教育理念有差距;四是信息化建设滞后。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将深入调研,制定确实可行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把长治的教育抓上去。
马卫平代表说,听了报告以后有两个感受、一个建议,第一个感受就是报告鼓舞士气,让人感觉信心倍增;第二个感受是报告档次高,体现了班子的集体智慧。一个建议就是要加强人才建设,一方面注重本地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高薪聘请外地专业人才。
张国庆代表说,目前,限制脱贫攻坚的三大因素:一是产业化程度不足;二是缺人才、缺资金;三是稳定脱贫的药方缺乏活力。要加强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的审计工作,确保持续、全方位跟进。农村扶贫要制定能让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扎实措施,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
申金喜代表说,2018年是转型项目建设年,要做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为全县乃至全市转型项目发展贡献力量。
江利斌代表说,我们村通过“山西农大+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与山西农大签定“旱地番茄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产业积极推动脱贫攻坚、村集体经济破零。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李建鸣列席说,政府工作报告让人倍感振奋。可以用五个字概括:一是报告篇幅“短”;二是内容“紧”,没有大话、套话,全是政府要实实在在干的事情,报告上写到的就是政府要做到的;三是“实”,每一句话都有内涵,都是百姓的愿望和需求;四是“承”,把十九大、全国两会、省委全会精神全部贯彻进去 ,对全市各县区的工作都有具体安排和要求;五是“担”,高度关注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为民担当的报告。只要我们把报告任务落实到位,长治的发展目标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