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对连任三届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的了解完全是通过新闻媒体。如果说更为感兴趣的话,我觉得首先是女性特有的个人气质和魅力。还有她不畏英美的阻挠,坚决遣返越南船民,维护香港的利益。不畏港督彭定康的强权,坚决辞职。 为人妻母,身为出生于上海的女性,在家庭中温婉可人,以至为自己的厨艺不精而负疚,为没有时间多陪孩子而难过。她没有声张过自己的爱,却默默做出了一个母亲能给予的最大牺牲—在女儿确诊出肾衰竭后,毅然摘除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孩子。
应该说是天赐良“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来山西长治视察,正好我被委以负责宣传工作的第一副手。本来是一个幕后干活儿的,却不料老天非要给这个机会。且不说我这个人生性不会,实际是不喜欢巴结人,讨好人。即使喜欢,但不负责接待,按说也是没有机会走近客人的。可天意就是这么不可阻挡。2009年7月22日中午,我因为关心文化系统布置临时演出舞台的十一个干活人的吃饭问题,在演出的“剧场”,实际是多功能大厅门口,碰到一位看上去类似于海南渔家女形象的中年妇女。见她跨进门略微有些拘谨的样子,我意识到她是香港客人。相互客气地微笑着打了个招呼后,我问她:有事吗?她回答:“找范太。”我说没有啊!你有事吗?她说:“她下来走访。”我虽然觉得特别,但是想到社会制度的不同,这种似乎“另类”的责任心也没有感到十分意外。可能是环视周围没有找到自己想找的对象,她有些失望地走了。几分钟后,在一楼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我们又一次不期而遇。她正在侯车,或者说是继续寻找和等待范徐丽泰的到来。这次我注意到她胸前牌子上面的名字是范尚霞。相互再次客气地打了个招呼,想到也姓范,我便直言不讳地问:范徐丽泰是你的什么人?她轻声细语却非常爽快地回答说:“我嫂子。”我怕搞错,又变换一个角度进一步问:那就是说,她嫁给了你的哥哥。她一边点头,一边回答:“是的。”也许是先前对范徐丽泰的欣赏,也可以说是崇拜,我怀着欣喜的心情接着问:如果我和她照张像可以吗?她回答:“可以。”我又问:那我怎么称呼她?她微笑着回答:“就叫范太。”我问她来了吗?她说:“还没有。”于是我走到一位熟悉的摄影记者面前说:待会儿范徐丽泰来了,你帮我留个影。

范徐丽泰来了,她从大厅另一端电梯走出来的一瞬间,我就看到了。她体态丰满,已经完全不是电视屏幕上和我想象及印象中看到的那种身材。不过她的气质和魅力依然在激励着我。于是我迎上去客气地说:“范太,我是人大的,想和你照张相,可以吗?”她欣然同意。与她同行的一位与我非常熟悉的省人大机关随行女记者,可能怕她犹豫,急忙在旁边帮腔说:“他是申主任。”我习惯地补充说:教科文卫。摄影记者的快门,咔嚓、咔嚓地摁下。我得到了期待已久,却从未敢想过的机缘。范太没有马上走,而是急忙拿起身边大堂副经理的内线电话拨打了起来。她把听筒习惯地卡在脖子间,一面用余光环顾大厅,一面接听对方回应。响了几声,感到对方没有人接应。仿佛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房间没人了。”然后,快步向门口中巴车走去。这时,我意识到刚刚的电话是打给她的小姑子的。而此时的范尚霞已经因等不急,或者说是看到我们拍照而先期一步上车去等候。我略微有点歉疚,但更多的是开心和庆幸。因为,也许今生,我们只会有此缘。
人们常说好事成双。缘分仿佛也在如此垂青于“有情人”。办公厅主任通知我:“明天上午随同香港代表团到武乡八路军纪念馆参观结束后,同主任一起下乡。”
由于在这次视察活动中,我除了协助市委宣传部长和常委会分管主任负责宣传的全面工作外,晚上八点钟,还负有晚会的演出和引导客人入座的任务,这使我再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了范太。她八点准时到场。坐下前,与等候在那里的市人大主任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我一会儿还有些事要做(有些事要做?还是去吃药?我没有听清楚。所以,这句话就没敢用引号。),“只看两个节目。”精彩的节目引来阵阵掌声,尽管如此,第二个节目一结束,范太还是按照事先所言起身离席。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香港人真守时!也许成功的人都这样!我起身送她到电梯口,深深地为她的认真和君子一言所感染。那一刻,我看着她的面庞,联想到的是这样一段媒体报道:“她毅然摘除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女儿。女儿得救了!范徐丽泰的脸上却明显憔悴了许多,人们面对她的病容,深深地被她打动,还有什么容貌的美,比得上母爱的光芒?”我理解她!
23日上午,在八路军纪念馆随同讲解队伍行进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她在拍摄一张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民众积极踊跃向祖国募捐,支援抗战的纪实照片。纪念馆一位负责人给她指点着靠近下面的另一张香港人士与外国友人的合影,让她拍摄。她不仅没有响应,而且随口说了一句让我当时和现在都非常感动和敬仰的话,这也正是我决定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因素。知道是一句什么话吗?她完全是出于本能和不假思索地说:“我们关心的是老百姓的事!”

在临近纪念馆出口处,我因为忙于欣赏那位算得上是书法家的同胞,代表香港代表团书写“八路英魂千古不朽”的题词和全体团员依次留名签字,在她紧随团长签署范徐丽泰之后,忽略或者说是没有完全注意她的行迹。不想就在我几乎最后走出纪念馆时,正好看到她应邀与该馆馆长和研究部主任在留念。待他们完毕后,代表团全体成员、省市陪同领导和人员已经在台阶上排列站好,准备合影。就在快门摁下前夕,只见她三步并作两步,几乎象少年淑女般,心怀童心,跑着,跳着赶到了前排她应有的位置上。
我欣赏她!甚至崇拜和敬仰她!只是现在,已经不仅仅是通过媒体传给我的信息,而是耳闻目睹和亲身体会到她来自人民,又不同于一般的那种平凡中见伟大的实实在在的光辉形象!
作者系山西省长治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