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杜汉如
平遥古城县衙的大门上有副对联,上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是:得一官不易,丢一官不耻,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古人尚有此境界,在大力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今天,为官者更应晓明“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恪守其为官之道。
何谓为官之道?
为官之道,在于代人民掌权。为官者,在一个部门或单位,大大小小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必须明白,手中的权力不是自己的,也不是单位俱生的,而人民赋予的。人民选择了我们,我们是代人民掌权。当今,由于社会关系的重组和利益分配的重大变革,一些官员权力现功利化,生活方式享乐化,人际关系庸俗化,以权谋私,以权谋财,以权谋人,以权谋事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严重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感情。代人民掌权,就要经常想一想权力是怎么来的,是用来干什么的,是靠什么来维护的,从而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坚决纠正“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克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权力至上”观念,做到淡泊,大气,奉献。淡泊,就是正确对待“名”,识大体,顾大局,心怀人民,心系群众,眼界宽广,胸怀宽阔;大气,就是正确对待“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奉献,就是正确对待“位”,坚持执政为民,以一颗忠实的公仆之心打造权力之舟,福泽一方。
为官之道,在于对人民负责。人民乃官史之父母,一粥一饭,当思养育之恩。为官不要对人民负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为官者每做的一件事情、开展的一项活动、进行的一项工程都有一个为人民负责的问题。比如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教育卫生、引资上项等都包含其中,如果一项工程花了不少钱,结果事倍功半,劳民伤财,那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如果一项工程不进行科学论证,就盲目投资,那也是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如果对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上访置若罔闻、推上拖下,酿成越级上访也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如果哪个地方发生问题,不及时报告、不及时采取措施,以致造成一定的后果也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所以“天降大任于斯”,必须增强为人民负责的责任心,在其位,谋其政,专心谋事,勇于任事,踏实干事。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树立不务虚名,不图虚功的风尚,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为衡量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官之道,在于受人民监督。如果没有监督或者监督缺失,公共权力就有可能失控,就会导致权力的异化和权力腐败的产生。因此,依法对权力的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有党内监督、行政监督、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舆论监督等,其中人大监督是宪法所赋,法律所予,是最具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监督。人大地国家机关人员进行任命,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依法监督。依法监督,就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依法治事。法要管做官的人,法要管掌权的人,法要管关乎人民利益的事。因此,为官者必须正确认识权力,正确行使权力,树立权力受人民监督的意识。人大代表人民进行监督受命于法律,听命于人民,不是针对某个人的监督,也不是人大示权立威的监督,而是为人民负责的监督。因此,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促进工作。人大必须正确行命好监督权,“一府两院”要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二者不是一对矛盾,而是水乳交融,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
为官之道,在于为人民服务。李瑞环曾经讲过,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坚决、坚定、坚持,不能改变,这就叫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手中有了一定的权力,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使命。当责任落到你肩上时,这决不只是权力与荣耀,更意味着对人民群众的诚心和责任。只有官忧患,才有民快乐。忧患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是一种民本思想,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我们要牢记权力乃人民之公器,一举一动,不忘人民公仆身。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就要为人民服务,不做太平官,不做平庸官,在任期内有所作为,造福百姓,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只把自己出政绩看作大事,而把群众的要求看成小事,要从小事做起,向大事努力,比如群众的粮食够不够,住房好不好,道路畅不畅,保障实不实,不学难不难,治病贵不贵,电视通不通,都是我们应该关心和过问的。绝不能拿一个政绩工程、一件惠民实事就简单代替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为官者永恒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群众的呼声在脑中共鸣,让百姓的疾苦在胸中有位置,让人民的利益在心中有地位。
心怀人民,合乎民心,做人民忠实公仆,此真正的为官之道。